奥克兰的图书馆

导读:据”陈一丹基金会”的调查报告称,新西兰(2017年)的教育未来指数位居全球第一,而其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在GDP的占比也是世界最高。那么新西兰的图书馆又是怎样的呢?

高尔基同志曾经说过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,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新西兰的阶梯真的铺的相当坚实。我和小李来到奥克兰的一个多月里,深深感觉到当地人们对于阅读的喜爱。街边公园、公交候车亭、火车、咖啡馆甚至快餐店,随处可见正在读书的人,而且大部分都是纸质书。

不过纸质书的价格比较昂贵,动辄十几刀,甚至几十刀,我和小李曾经买过两本书,买书简直像割肉。出于对知识的渴望(其实就是不想割肉…),我们这才决定了试着去图书馆借书看。

在新西兰,图书馆是公众设施之一,无论是城市还是小镇,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,一般都会设有图书馆。和国内一样,图书馆并没有门槛,里面的所有图书均可以免费阅读。如果有借书证的话,也可以把书带回家去看。知识面前,人人都是平等的


在我们住处附近,就有很多图书馆。虽然我们并不是本地人,但是也是可以办理借书卡的。办理方法也很简单,几分钟就可以办理完。需要准备好你的护照(或其他PHOTO ID)以及一封地址信(证明你在本地的住处),然后到任意一家图书馆,找工作人员办理即可。办完后还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证卡面~下面就是我和小李的借书卡啦,猜猜哪个是我的~


有了借书卡后,就可以借阅书籍啦。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(一般是一个月)归还,不会收取任何费用~一张借书卡最多可以借阅35本书(简直多到恐怖),还书也很方便,所有图书馆都是相通的,可以这里借,另一家还。听说好像还有流动图书馆,方便大家借书还书,也是够贴心的。所借书籍快要到期的时候,还会给你发邮件提醒该还书了。如果书还没读完,还有一次续借机会。总之,感觉全球图书馆的系统都是类似的,这里的图书馆和国内的大学图书馆如出一辙


我和小李基本上每星期都会去几次图书馆,有时候是去自习,有时候就是去看书。天气不好的时候或者慵懒的午后,去图书馆泡一泡还是蛮不错的。图书馆的人不少,而且有很多小孩,所以有时候会比较吵,我们之前去Epsom的图书馆时甚至发现,图书馆里还有一群小朋友在上课、捉迷藏。不过很多人好像都已经习惯了,各做各的并不受影响。


当然,这里的绝大部分图书都是纯英文的(为此我一读书就好像在做阅读理解),不过并不用担心,貌似大部分图书馆都会有专门的一个区域摆放中文类书籍,估计是华人人口在新西兰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的缘故。不过很多书籍是繁体字或者竖排版——更像港澳台地区的书籍。


图书馆都会有专门的地方供大家阅读、自习或者上网,而且位置很多,并不需要抢座。前几天中午我和小李到市中心办事,便在这里抱着书消磨了一下午的时光。而市中心的图书馆,甚至还有专门的休息区,或躺或卧,也是怡然自得。


至于书籍分类,比较清晰,好像比较受大众喜欢的是犯罪、科幻、情感、漫画几类,因为这几类都摆放在了比较方便借阅的位置。或许是因为不太熟悉,我从电脑上查阅了要借的书籍之后总是找不到其所在的位置,总是不能像国内”按图索骥”那般顺利。我试着找了”肖申克的救赎”、”阿甘正传”等书,虽然显示有书以及所处区域,但是并没有编号和具体的哪个书架,所以想看的几本书都没找到。只好下次再去尝试一下了~


正如我前面所说,图书馆有很多小孩,我和小李猜测图书馆在儿童成长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图书馆总有一个区域是留给孩子们的,或是一些动手操作,或是一些科技展览,而孩子们也乐在其中。

 

 

或许是因为新西兰节奏较慢,或许是因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泾渭分明,总觉得大家的手里总是会或多或少的有那么几本书。闲时便翻开一头扎进书中,放佛这个世界也置于身外了。我有时会觉得来了之后少了焦虑,多了平静,或许正是多读了那么一会书吧。

反观国内,硬件设施明明也很棒(南京图书馆永远是我最爱的图书馆没有之一),借书买书比在这里更方便,成本也不高,可是最近的几年,却还是停止了读书,总觉得很浮躁。

或许,我们更需要的是靠读书来让灵魂安静,而非等着灵魂安静后才去打开尘封的书籍

愿2018,我们可以多读一本书,多走一个地方,晚安。

 

转载自公众号:犀牛森林

添加新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
还没有评论,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