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HV|打工度假如何改变了我(上)




消费观

消费观是我来澳洲之后最大的改变之一,我变抠搜了——

💳来澳洲之前我完全不拿钱当钱,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;工资永远先还信用卡,没有存款(经济独立,过年给家里钱);💳吃喝玩乐占大头,从不做饭、请客吃饭喝酒蹦迪、打飞的去朋友城市过周末,是光鲜亮丽开开心心的小白领;💳经常在朋友的怂恿下/自己鬼迷心窍下冲动消费,超贵美容院套餐、只穿一次的超贵鞋子、并不适合自己买回来根本没咋穿的衣服鞋子;💳买买买一堆,喜欢就想买不考虑需不需要,重复单品无数,卫衣鞋子一大堆,要来澳洲之前扔掉/几十块一件卖掉超多东西;💳面子消费很多,这个是我来澳洲之后反思到的,比如朋友开店捧场、并不那么亲近的朋友的份子钱等等,朋友怂恿下的冲动消费很多时候其实也是因为拉不下面子拒绝;💳跟风消费,主要是个人护理方面,护肤品、沐浴露,当时国货还没那么流行,经常网购买海外产品(不过我倒是一直对电子产品、化妆品、奢侈品不感冒,我上一个三星手机用了5年多)

来澳洲之后,刚开始总习惯性地把价格换算成人民币,觉得自己好穷;中间回国两次又被曾经根本没注意过的20/30一杯奶茶这种巨额数字震撼,又觉得自己好穷,两边都是穷人。不过后来习惯了之后觉得澳洲的物价和工资比起来其实还挺友好的。

💰开始只买需要并喜欢的(需要的不等于最基本的,我有生活质量,我不穷酸)

原因:1.来澳洲之前清理个人物品的过程让我崩溃,加上在澳洲频繁移动行李太多就很累赘,也让我发现其实生活不需要那么多东西;2.来澳洲是体验为主,所以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,不乱花不需花的钱就可以用最少的工作量保证生活和旅行;3.相比月薪,时薪让我更感受到了赚钱不易,但其实国内的工资又哪里赚得容易呢

💰开始存钱,之前在国内因为知道下个月一定会有工资入账,所以花起钱不眨眼;来澳洲之后(可以有固定工作,是我自己想各地玩)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要为度假旅行存款;另外生活方式的变化也让我能存下来钱,国内吃喝玩乐太方便了

💰不再跟风,更不再为面子消费,更不需要通过消费融入什么群体。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跟我分享新买的最近很火的牌子,我说我还没买过这个牌子,被疯狂教育一顿“女生要对自己好”,“不给自己花钱就是傻子”,“钱就是用来花的”——我有我对自己好的方式谢谢

💰不追求也不需要物质和消费这个行为带来的短暂快乐了,看书、游山玩水、爱好、偶尔运动都能带来快乐;于是除了有明确的东西要买,很少逛街(偶尔也逛,看看美好事物挺开心的),更拒绝浪费时间陪别人逛街

顺便问问,你都用完过几只口红呢?‍‍‍‍‍‍




阅读

开始读书是我来澳洲之后另一大改变,这也是账号名字“路上和书里”的来源。‍‍‍‍‍

“读一本书,好比往怀里揣一个铜子,一个一个地攒,看起来无足轻重。等到需要的那一天,你就是那个腰缠万贯的人。”作家止庵的这句话太妙了——但我记错成了“捡钢镚”,刚搜半天搜不着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📖之前在国内也觉得该看书,但更多是觉得该看“有用”的书,“有用”指的是让我成为“更好的自己”。这里的更好一方面指工作,另一方面指人格。于是买了一些工作以及个人成长相关的畅销书。但下了班不是聚会就是瘫着刷手机,一本书都没看完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这其实和生活目标或者往大了说和人生观、价值观有关系。以前我的生活目标是普适性的“功成名就”,所以我要讲求效率,要以“有用与否”为标准作选择判断,功利性和目的性非常强。这一点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,我甚至没有思考过,是现在回头看总结出来的。因为我就是被这样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教育者长大的——要有出息,要当高管有高薪,有房子车子和婚姻。这样的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做判断、做决定、做选择——在看书方面就是,要看“有用”的书。‍‍‍‍‍‍‍

来澳洲就是想要停下来一段时间,加上工作时数不多且不费心力,有了大把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,不再为了“有用”而读书,更不需要为了交作业而摘抄、写读书笔记,反而爱上了阅读。于是一发不可收拾,这三年半时间,我看完了将近200本书(我知道和大神比起来这根本不算什么,但我是和以前的自己比较的)。

📖刚开始看的都是小说,经常被故事情节吸引,沉迷其中想要一口气读完,一本接一本,一年30本左右。

在小说里,我读到了往日时光,读到了亲情友情爱情,读到了不一样的处事方式,读到了那些自己不能为外人道却和书中人物有强烈共鸣的窘迫、迷茫、不安、小心思,于是有种“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”的宽慰、释怀,于是更加接纳了自己。

另一方面,不同时代、社会、环境下,不同的人如何度过这可能仅有一次的人生一直都是我的好奇心所在。人生苦短,或许我没有机会去撒哈拉沙漠生活,去印度修行,去体验不同职业,但我非常能共情,几个小时的阅读可以让我魂穿不同的人生,读完畅快淋漓,接下来还有无数种人生可能性等我体验。

再者,个体如何被大环境影响这类话题也是我的兴趣所在,读者的上帝视角给了我机会去思考这些,尤其是在读年度跨度大的小说时。同时这个视角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在生活中看待事物的方式。‍‍‍

📖打工度假的旅途中遇到了很多人很多故事,机缘巧合能有幸同时践行读书和行路。小说看多了加上个人经历,开始思考一些社会问题,于是开始看一些社会学、心理学、纪实、科普类书籍,就像我在🍠上一篇《如果知道这些,你还会来打工度假吗》中提到的,这其实是个孤单的旅程,越长大越孤单也不只是一句歌词。而书里和路上的人生故事,非虚构中提到的各类现象,都让我体会到,或许每个你看到的平静甚至光线的生活下都有一些底色,某种程度上总有人和你有一样的感受,你并不孤独。同时也让我更加包容、理解形色各异的人们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📖之前推荐一本书给好朋友,朋友大概翻了之后说,“对我没什么好处,不看了”。其实看书能有什么好处呢,读书并没有让我变得更加漂亮、更有气质,也没有变得更能言善道,更没有升职加薪腰缠万贯改变人生,读书甚至让我睁大了眼睛看到了更多的现实、真想以及更多的痛苦。‍‍‍‍‍‍‍

但我会读下去,阅读真的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,沉浸在书中的世界,独处的美好时光,对自己、对世界的思考和认知,都是些“没用”但滋润了灵魂的东西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顺便推荐两本个人觉得超级无敌适合打工度假路上看的书:《刀锋》《悉达多》




做饭及其连锁反应

🍲澳洲外食很贵,又是美食荒漠,只能自己做。开始做饭是来了澳洲之后另一大改变,也带来了一些连锁反应——‍‍‍‍‍‍‍

🍰听见身体的声音:

之前在国内我基本啥都吃,也总是吃到撑,大家都说跟我一起吃饭很香。一方面我确实爱吃,尤其是自己喜欢吃的东西,肚子饱了也要吃,食欲优先。另一方面,现在回想,以前国内吃饭大多是社交场合,所以我从不挑食(自己夹菜的场合还好),比如我从不拒绝吃但该但其实一点都不喜欢奶油和蛋糕体,也经常豪迈干杯但除了葡萄酒其他的我一点都不喜欢喝——我是那种从不让场子冷下来的人。‍

于是我从没听过自己身体的声音。‍

现在自己做饭只需要考虑自己,吃得差不多饱或者吃腻了就停下来;也慢慢发现我不是啥都爱吃,比如不喜欢所有馅类产品,不爱吃隔夜饭,相比肉我更喜欢蔬菜水果,饼干、蛋糕以及苹果小时候吃太多现在完全没兴趣。‍‍

🥬爱上食物原本的味道:

因为懒所以做饭调味很简单,口味反而比慢慢变清淡了,开始品味到实物原本的味道。偶尔在外面吃或者买半成品做,会觉得调味料太重。‍‍‍

现在想想,以前总吃外食,其实吃的都是味道,味道都是来自调味品,食材却很少认真背品味。另外食物一定程度上是消费品,有些食品添加剂会刺激你的食欲,让你吃得更多。‍‍

🧘‍♀️对身体的觉知:

也幸好我可能底子不错,之前那样重口味、胡吃海塞,肠胃都没有垮掉。

自己做饭确实饮食更健康了,加上吃的也没有以前那么多,这三年我瘦了超过15斤,身体也确实感觉轻盈了,应该是亚健康的状态减轻了。也因为吃得简单,能明显观察到身体对食物的反应,比如我面类吃多了胀肚子、吃太甜爆痘、吃太咸口腔溃疡、吃外食太多身体就会觉得沉重等‍‍‍‍

📖开始关注健康:‍‍‍‍‍‍

“思想和感官,均为美的事物,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;两者都值得倾听、值得参与;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”。《悉达多》中的这句话太能表达来澳洲之后我的变化了,用在饮食和身体变化方面也合适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以前只关心工作累、个人成长类的内容,从不关心身体、不考虑健康问题。“身体轻盈”这种词我以前很不屑的,现在开始看一些相关的科普类书籍,试用一些理论观察身体反应,找到身体和事并喜欢的饮食、生活模式。以前觉得做饭很浪费时间,到了澳洲之后不需要考虑时间效率,也就开始愿意花时间做。现在开始认为花时间在身体健康上是值得且必要的。‍‍

🍲目前也还没有爱上做饭这件事本身,也还是不喜欢油烟味,但自己一个人听着广播洗菜切菜的处理过程很棒。慢慢有了一点点做菜的“感觉”,但也没有发展出来什么厨艺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但做饭会有生活的感觉,把生活放在路上就是旅居。






作者:路上和书里
转自公众号:路上和书里
投稿微信:adj-helper3
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至原文,关注作者
WHV|打工度假如何改变了我(上)

添加新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
还没有评论,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!